【向两会报告】唤醒农村“沉睡”资产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2018-12-27 17:17
打造全市示范样板

长.jpg

image.png

常德日报讯(记者 杨晟 通讯员 江海军 文/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今年,我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共涉及9个区县(市)和3个管理区的11556个单位,其中乡镇(街道)级68个、村(社)级2124个、组级9364个;股改试点共选择了21个村(社)进行。

微信图片_20181227170225.jpg

2018年10月24日,省委农村改革专项小组对汉寿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10月23日,记者从市农经站了解到,全市的清产核资工作已于11月底前全面完成,股改试点工作已经全面进入成立集体经济组织阶段。其中,汉寿县作为全国整体推进试点县,已经全面完成了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认工作,并全面成立了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市本级在鼎城区石板滩镇常水社区开展了清产核资样板示范引领,总结提炼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的工作经验在全市宣传推介。全市农经系统经过问计学习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寻辟改革路径、打造示范样板、完善操作流程,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来讲,就是突出做到高、实、保。

高,即领导高度重视。在4月18日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产权制度改革和清产核资进行了安排部署;在当天召开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督查汇报会上,副市长龚德汉代表市政府就清产核资进行了专题部署;9月6日,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市产权办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业务工作交流会,对清产核资和股改试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并上报省产权办寻求解答。各区县(市)和管理区按要求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并按省委要求成立了工作机构。

实,即压实工作责任。市本级和各区县(市)普遍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创造保障条件,落实工作措施;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市本级及汉寿、澧县、武陵、石门等地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对乡镇的年度绩效考核。市本级和汉寿、津市、石门等地实行了月督导机制,每月进行一次督导,并下发情况通报。开展了工作督查。市产权办于5月28日至6月1日对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尤其是清产核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督查,并形成了督查通报全市发布。各地也普遍开展了多次工作督查,部分区县形成了督查通报和工作简报。

保,即强化支持保障。各级各部门纷纷给予了充足的财力保障,汉寿、桃源、津市、石门、常德经开区、桃花源等地不仅足额保障了用于县市本级的工作经费,还将对乡镇、村(社)的奖补也一并安排到位。各地区纷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语言广泛宣传,让老百姓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临澧县共印发《致农民一封信》11万份,编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4200份,滚动播放宣传标语1500次。市本级于3月27日至29日组织全市9个区县(市)农经站和3个管理区农村局相关同志共19人,赴衡阳市常宁市和长沙市雨花区进行了学习考察。7月10日至12日,全市经管干部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行,共培训全市所有乡镇经管站业务骨干260人左右。各地多次派员参加了农干院、省经管处组织的培训。

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核实集体资产总额71.91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0.44亿元;共清理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2326.88万亩,其中农用地总面积1980.88万亩。全市共成立集体经济组织304个,其中村(社)股份经济合作社75个、村(社)经济合作社229个。

微信截图_20181227170727.png

2018年1月,鼎城区首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在谢家铺镇施家陂村成立。


常水社区 打造全市示范样板

□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实习生 虞裕玲 通讯员 江海军

鼎城区石板滩镇的常水社区由原常水居委会、古堤坪村、现阳堡村三单位合并而成。现有13个村民小组,845户,人口3307人,社区干部7人,监委会成员5人,党员149人。2018年,它被选为全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唯一示范点。

“刚开始接到当示范点通知时,我们也是一头雾水,后来在农经部门的帮助下,我们较快地进入了正轨。”12月18日,在常水社区会议室里,社区负责人梅红波回忆道。该社区社情比较复杂,财会资料不全,清产核资工作难度较大。基于这种情况,社区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由两委提名,确定了集体责任感强、公道正派、情况熟悉的推选标准,公开推选成立了以梅红波为组长的清产核资领导小组,下面分设清理小组和核实小组,组成了15名成员的强大工作班子,并开展了专门学习辅导。

成员中现任社区干部7名,老社区干部、老监委会成员、老党员等8人,分别来自不同的村。村级工作组焕发出火一般的工作热情,他们冒着炎炎烈日上山测量山林田土面积,打着赤脚下沟渠堰塘核实里程四至。社区妇女主任胡四美在户外工作期间,体力几乎透支,但仍坚守工作岗位。尤其是工作组里的老同志们,走村串户核对债务比年青人干劲还要足,将债务数据核对得一丝不苟。由于前期工作基础扎实,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结果公示期间,没有一个群众提出异议,确保了工作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

根据清产核资成果,社区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就原古堤坪村和现阳堡村老村部资产处置形成了处置出售方案,为社区集体盘活36万元左右的资产。社区计划将这笔资金做为集体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围绕发展特色果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集体以土地和资金入股方式实行联合经营,保底分红。同时,结合清产核资情况,社区统筹完善了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制订了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6月短短一个月内,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常水社区核销了集体不实债务32.5万元,确认增加了28.73亩水面的组集体权属,以及5.23亩镇福利院土地的社区集体权属。他们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留下了宝贵的方式方法,彰显了示范点应有的姿态。

微信截图_20181227170328.png

2018年6月1日常德市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市级示范点常水社区工作推进会召开。


干河村 干河模式在“发酵”

□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实习生 虞裕玲 通讯员 江海军

干河村位于常德市澧县大堰垱镇,耕地面积6776亩,全村共有农户1238户,4609人。这里无山无水、无厂矿企业,也无旅游景点,纯属澧阳平原水稻主产区。2016年三村合一后全村共有债务219万元,村级运转压力巨大。如何扭转局面?村支书胡中振和村干部们认为,必须拓宽思路找准路子。

第一步,村里把大部分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租赁给种田大户。第二步在生产和技术方面,与全程、多元、高效的锦绣千村农业合作社合作,种田大户采取自愿的方式,决定是否接受合作社的农技服务。第三步成立土地专业合作社,开展三权分置、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最高透明化。排除万难后,“党支部+合作社”模式逐渐形成,2017年4月5日,村里正式挂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的这一年多里,村里有些什么变化?”12月21日,记者向胡中振问道。

“去年一年,农户手中流转土地3061亩,合作社培育了10个大户。通过一条龙服务模式,合作社各项佣金获得了7.8万元的效益,还得到了市农经站5万元的创新奖。”

今年,村里的土地流转进展顺利,因为干河模式,老百姓尝到了甜头,由原来100斤稻谷租赁,涨成了400至500元现金租赁。大户机械操作便利,减少了生产成本,生产资料多购价格从优,统一销售有话语权。为此,农户满意、大户信心百倍,今年又新增流转面积1412亩,新增了5个大户、3个小户。全村今年共种植双季稻1505亩,晚稻优质稻、桃优香占300亩,再生稻示范片100亩。机耕、机播、机插、烘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光是飞防一项,面积就达3200亩。

田成片了,便于管理、便于耕作、便于开发,这就是干河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一条龙服务的模式。胡中振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预计收入超过20万元,明年又可以为村里多做几件事了。


仙桃村 多元发展致富路

□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实习生 虞裕玲 通讯员 江海军

“以前,我们仙桃村的土地流转是小打小闹,几个农户自发的单打独斗,随着各类市场主体的进入,村里觉得要想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只能整村流转土地,向规模要效益。为此,我们以组为单位开户主会,逐个宣传和征求意见,半个月的时间,村里60%以上的土地实现了委托集中流转。用最低的成本、最自然的原材料、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建设梦里荷花村,水乡桃花源,这是近年来我们仙桃村的发展规划。”12月22日,在安乡县安康乡仙桃村村部,村支书吴刚说起村里的发展,信心满满。

仙桃村位于安康乡东部,与松滋河毗邻,辖41个村民小组,人口4697人,全村耕地总面积8000余亩。2016年,全村高峰日接待游客过千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50元。2017年,仙桃村被评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五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村实现了“土地整村流转、房屋统一规划、就业经营统一安排”的大格局。

近年来,村支两委通过“优化服务、配置资源、盘活资产、强化管理”四种渠道,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为全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土地流转服务收益。县农投公司按每亩20至30元给仙桃村土地流转服务费用,此费用是整村土地流转交给公司经营后,在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服务性收益,按照当前2000亩的规模来算,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保底收入6万元。组织劳务输出收益。针对本村的实际情况,仙桃村成立了劳务公司,为进驻到村的各类市场主体和农业公司提供劳务服务。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入股收益。村里将仙桃小学、村部、村内电排机埠等固定性资产交由投资公司经营管理,按照其固定资产估值(1000万元左右),获得1%左右的固定资产入股收益,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0万元。农家乐管理费用收益。村里的农家乐去年每家年纯利润30万元左右。推进美丽乡村及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与此同时,通过用党建统领全局的机制、土地整村流转机制、“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运作机制、利益合作共享机制等四种机制来保障和推进。

立足村情实际,大力发展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创新发展机制……仙桃村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多元发展致富之路,为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动力来源。


施家陂村 改革一切为了群众

□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实习生 虞裕玲 通讯员 江海军

施家陂村位于鼎城区谢家铺集镇近郊,319国道旁,由原王家湾、栗山、施家陂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3418人,耕地面积3671亩。

去年的11月至12月,该村顺利开展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核销后村集体资产总额为4635923元,后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村集体资产剥离转入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578300元。2018年1月,该村正式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革的各项工作,靠的是什么?”完成改革工作时隔一年,记者采访了村支部书记焦存在。

“我认为主要有四点:加强党的领导、科学规划方案、依法推进改革、发挥群众的力量。”焦存在向记者介绍道。

在这项改革中,鼎城区委副书记王时雨和镇党委书记廖再利分别担任区、镇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组长,多次亲自调度具体工作。村里也科学制定了《鼎城区谢家铺镇施家陂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将整个“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并编制了工作日程表,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具体要求、时间节点,确保了“改革”试点工作按图索骥,有序推进。坚持做到改革目的和程序合法。坚持农民集体所有,澄清了集体家底,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成立了经济组织,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打好了基础;坚持落实农民的财产权利,颁发股权证书,制定股权转让办法,防止内部少数人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在制定改革方案、组建村改革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选举股东代表和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及负责人等改革重大事项上,均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股东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实施。 

改革一切为了群众。改革期间,村里召开两次村民代表会议,一次股东代表会议,确保了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强了群众的政治获得感,颁发股权证书,增强了群众的经济获得感。 


福兴村 贫困村的蜕变

□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实习生 虞裕玲 通讯员 江海军

2018年,对于汉寿县罐头嘴镇的福兴村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村里摘掉了贫困“帽子”,全村94户贫困户,仅剩2户6人未脱贫。

从前村里交通闭塞,日常出行都比较麻烦,更不要说发展产业。眼下,福兴村连接罐头嘴镇双庆村至罐西公路的小河桥已建成;近19公里河堤栽种桃树3万多株,昔日杂树丛生的河堤沿线变成美丽的桃树风光带;农户、大户们的蔬菜大棚、特色养殖基地比比皆是。

“老百姓想脱贫,村里想发展,必须要因地制宜办产业、建合作社。”12月25日,福兴村村支部书记童成友告诉记者,福兴村是传统果蔬种植大村,但是产量一直没有做上去,村民收入微薄,村支两委支持鼓励村里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这一决定在村里兴起了一阵“创业热”,福兴种养、服农种植、聚力水稻种植、方亮蔬菜种植、众一养鸡场等十多家特色种养合作社蓬勃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村里还成功吸引了广积米业和南方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到村里建基地、找合作,解决部分就业。

产业选好了,示范建好了,如何提高自身“造血”能力?村里集体利用土地流转,让贫困户就业增收,建成蔬菜大棚20个,水肥一体,面积16亩,由湘潭岳塘区黄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建,投资28万元,采取租赁的形式,贫困户优先。一年为贫困户提供就业200多人次,能够使贫困户产生3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村集体创收1.5万元。还利用村里空闲地1.5亩,由常德市武陵东方电子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60万元,每年可以产生5至6万元的收益,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有了保障。

上个月,村支两委成立了福兴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深圳前海中科汇宸智能硬件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村民出土地进行流转,公司出资金,由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股东代表监督管理。

“那合作社今年能实现分红吗?”记者问到。

“还不能实现分红,但是明年就‘享福’了,因为我们河堤两旁的3万株黄桃明年就能大丰收了。”童成友笑着说。


双洲村 湖区村的华丽转身

□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实习生 虞裕玲 通讯员 江海军

汉寿县酉港镇双洲村由原来的中洲村和双岭村合并而成,取名双洲。全村总人口4509人,耕地面积9500亩,人均拥有耕地面积2.1亩,积雨面积14595亩,是一个典型的湖区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企业鱼池,全村现有企业鱼池面积1188.5亩,其中:原中洲村有企业鱼池面积538.5亩,原双岭村有企业鱼池面积650亩。

2015年以前,原中洲村538.5亩企业鱼池每亩每年的承包款150元,每年的收入仅为8.0775万元。村民认为承包款太低,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而鱼池承包主认为鱼池的基础设施较差,每亩每年租赁费最多给150元。

2016年年底,村里鱼池上轮承包期到期。在此之前,原村支两委的村干部走访了全村60%的农户,对鱼池的承包业主进行了全面调查与了解。大家一致认为,当时的承包环境不利于养殖,承包款太低也严重影响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收益。

于是,村支两委研究决定,对企业鱼池承包进行改革,扭转鱼池基础设施差、承包费过低的问题,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年1月18日对全村538.5亩企业鱼池向社会公开竞标发包,且承诺发包后对鱼池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重点将公路修通,安装一台专门变压器,对机港进行全面清淤,提高鱼池的质量。经过多次竞标,原中洲村538.5亩企业鱼池以440元每亩每年的价格发包给了养殖大户宋丕立,平均每年收入23.694万元,增收193%。原双岭村650亩鱼池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只不过今年到期后竞标成功的人并不是大户,而是全村30多名村民,发包价格平均360元每亩每年。

12月24日,记者在中洲村所见,村支两委早就兑现了承诺,投入23万元在鱼池集中基地的附近修通了2.1公里的“财富路”,还安装了一台专门变压器,对机港进行全面清淤,达到了承包户主、农民双方均满意的效果。眼下,昔日承包纷争不断的湖区村实现了它的华丽转身。


点击下图观看“两会”直播▼

微信图片_20181223153558.jpg

扫描二维码查看“两会”专题报道▼

微信图片_20181223155108.jpg


编辑:伍银

来源:常德日报


进入【答题攻略专题】每天20题助你闯关成功!

攻略11.png

点击下图进入全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挑战赛 

微信图片_20180903145915.jpg

点击地址也可进入 ▼

 http://gameapi.zixiaokj.com/

想看更多精彩新闻

扫码下载常德融媒APP ▼

1.jpg

2.gif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