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是常德“打街族”里有名的“红旗飘飘”
2018-11-20 17:16
『常德融媒』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

微信图片_20181015174454.jpg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常德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辛勤的汗水、默默的耕耘,让常德城在时间的洪流中破茧成蝶。常德融媒将立足于全媒体报道优势,以多种形式,为您讲述40年岁月流转中我市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回眸风云40年的变迁。  


常德晚报记者 刘清/文【全文共2707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视频】第一批“打街族”的故事▼(视频时长:2分02秒  视频拍摄:王明睿 视频剪辑:黄艺璇

10月23日下午,在甘露寺社区的一栋二层小楼里,余时初正和搭档为了新节目做着排练。今天的余时初是一个拥有十余个团员的艺术团团长。

而在三四十年前,改革开放春风刚刚吹遍大江南北之时,他是常德城区最早一批摆摊子做生意的人。通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年少辍学,忙时翻砂闲时“打街”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家住马木桥的余时初一家生活十分窘迫。父母没有稳定工作,却还担负着抚养他们兄妹4人以及赡养4位老人的重担。万般无奈,年仅十三四岁的余时初刚刚读完初一,就辍学进入新征化工厂,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翻砂工。“那时候特别辛苦,下班回来之后,满脸漆黑,哪儿是鼻子哪儿是嘴巴都分不清。”回忆起年少工作时的辛苦,余时初至今仍连连感叹。

新征化工厂是街道办的工厂,工作辛苦不说,效益也不好。为贴补家用,工厂不忙的时候,余时初开始做起了“打街”卖东西的小生意。

一个纸箱子,就是一个摊子。“拖鞋、牛仔布衣服、毛巾,我卖过的东西就多了;德山、桥南、桥北到处摆,哪里人多就去哪里。”余时初用“打游击”来概括那几年的小生意。可那时候,余时初一边卖东西还得一边四处张望,遇上工商部门的人,他骑起单车就得跑,“抓到了可不得了。”

1980年,余时初出工时不慎从货车后斗上摔下来,导致右手骨折,在医院里躺了大半个月,心情十分沮丧。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动摇,取而代之的是计划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复杂多变的时代。常德城区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摆摊子的人更加光明正大了,开馆子的人也出现了,城门口、下南门、高山街相继出现了成规模的“打街一族”。

“工厂里的工资难以维持生活,出去做生意也许还有一条生路。”余时初暗暗下定决心。待骨折康复出院,余时初就在化工厂办理了停职手续,找亲戚朋友借了2000块钱,把布摊子摆进了高山街,开始了自己的首次创业。

商海浮沉,练就生意人的勤劳和精明

那个年代,扯布做衣服的人还真不少。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好,生活也有了起色。靠着摆摊子卖布积攒下来的钱,余时初娶了老婆、生了儿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余时初的妻子是甘露寺的人,两人结婚之后,余时初就拿做生意赚到的七八万块钱,在甘露寺修了一栋二层小楼,“当时,我们家是当地第一个修楼房的,还神气了一阵子。”余时初品尝到了努力带来的幸福感。

九十年代,余时初把摊子挪到了人流量更大的下南门。就在这里,他迎来的服装布匹生意的黄金期,“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的纯利润就有1000块钱,一年纯赚十几万不是问题!”看着余时初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他的妻子也在下南门摆了一个服装成衣摊子,他又帮着姐姐和弟弟经营了两个摊档。

收入高多了,但是辛苦一点也不会少。为了占一个好一点的摊位,余时初基本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床;中午只能点个盒饭在摊位旁敷衍一下肚子。刮风下雨就搭着棚子“坚守岗位”,就连下雪天,余时初也没“缺过勤”。该吃的苦都吃过,但生活没有保障,余时初只能一直奔跑。

打街十几年,余时初是上南门、下南门一带有名的“红旗飘飘”,也就是业绩最好。余时初总结,生意好源于他的“好胜”:“首先货要好,客人才会喜欢,我进的布匹就比其他人的好,很多都是罗步麻、雪纺丝等进口布料。”为此,那些年里,余时初经常一个人坐火车去广州的布匹市场进货,第一天去,第二天就回来。不仅要进他自己的货,还要帮着姐姐和弟弟的摊位进货。“一直待在常德是不行的,去了大城市的市场,才知道流行什么、什么是好的。”

多年的打街经验,也练就了余时初的一张巧嘴,“基本上在我摊子前面开口问价的,就很少'走油'。”采访时,余时初向记者分享他的经验:“我会观察,看客人的年龄、打扮,对他(她)的职业估摸一个大概,哪些人群不太还价,哪类人群在意什么,我就往哪个方向说。在意质量的,推荐质量过硬的;在意款式的,推荐新潮的……”时至今日,余时初对自己当年那一套还说得头头是道。

“歌舞”中年,终圆年少的梦

2000年开始,民营商业企业高歌猛进,市场经济越发繁荣,是年7月,湖南省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正式开街了。在此之前,工商部门对人民路沿线市场秩序进行整顿,余时初与一同打街的“战友”们,通过抽签的方式,进入彩缤商业城二楼。有了固定的门面,有了一瓦遮头,但是二楼哪有一楼的人流量。到了2006年,生意逐渐萧条下来。恰巧乡里成立歌舞团,极力邀请余时初回去当团长,负责歌舞团的全面业务,余时初一口答应下来。

原来,余时初小时候就喜欢文艺,钻到京剧团里看戏听歌,在街道工厂效益不好的时候,还跟着邻居学过小提琴,报考戏剧团,可最终名落孙山。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他的爱好,于是,当乡里成立歌舞团时,大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余时初。

在常德人的传统习俗中,婚丧嫁娶、整酒节庆,都会喊上一支表演团体,来热闹热闹。余时初的甘源歌舞团就专门承接这类业务。

10月19日上午,在南坪街道白马湖安置小区里,余时初和他的伙伴们正在卖力表演。戏曲联唱、小品、歌舞、独唱、特技表演等等,一演就是一个小时,一天要演出6次。一天下来,每个演员可以拿到130至140元。

在十年前,演员每天仅有四十块钱。但那时候没有政策限制,生意好,有时商店开业也会接余时初的歌舞团去表演一番。余时初回忆,头几年,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要演出58场。基本上每天连轴转,一天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如今,这样业务并非每天都有。没有演出的日子,余时初就和团员们排练新节目。一个艺术团没十几个节目撑场面可不行。日常生活中,余时初但凡看到优秀的小品,就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然后,按照常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修改、再创作。听到悦耳动听的歌曲,余时初就录下来,带着团员跟着录音一字一句跟着学。现在,甘源艺术团一次性可以拿出独唱、舞蹈、杂技表演、特技、戏曲、小品等十余个节目,满足不同场合的演出需求。

为了让演出效果更好,今年,他的艺术团中还特邀了几个从东北来的特技表演人员,使得演出现场互动效果更强。年初,余时初自掏腰包购置了一块LED彩色显示屏,“别的团都有了,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显得更加高端。”

每月有着退休工资和歌舞团演出费的双份收入,余时初的日子十分惬意。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家境宽裕,生活富足。即使这样,每一场演出,余时初都坚持自己上台,在舞台上表演时,他仍活泼得像一个年轻人……

后记:

改革开放改变了普通人余时初的生活轨迹。他勇敢地迈出街道工厂,下海经商,在面对商海退潮时,他又毅然决然地结束店铺,开始投身文艺表演事业。勤劳质朴、吃苦耐劳是广大中国60后的标签,在余时初身上,我正好找到了这样的气质。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顺境逆境,他勇立潮头,不停奔跑。


微信图片_20181015174454.jpg

相关链接——

无意间,一位常德市民用小账本记录下了大时代

微信图片_20181018151654.png

35年35张全家福,一个家庭背后的时代故事

image.png

北开南拓 常德40年长大了4倍

2015GIF.gif

40年 常德商业成长记

1.gif

编辑:肖芳影

来源:常德晚报

二审:姚瑶 三审:刘雅玲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