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一位常德市民用小账本记录下了大时代
2018-10-15 15:30
『常德融媒』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策划

□ 常德融媒记者 肖志芳  文/图/视频【全文共4518字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常德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辛勤的汗水、默默的耕耘,让常德城在时间的洪流中破茧成蝶。常德融媒将立足于全媒体报道优势,以多种形式,为您讲述40年岁月流转中我市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回眸风云40年的变迁。

微信图片_20181015174454.jpg



【视频】一位常德市民近40年家庭记账本上的改革开放▲1分59秒看看细心之人记录下来的40年历史


改革开放行至四十年,光阴如梭,时间都去哪了?当我们发出感叹之际,总有细心之人把这段历史用特殊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十几本大大小小的账本,一张张泛黄的发票,一个个细致的数据,一笔一划都浮现出不同时代的变迁和记忆,浓缩了张民权一家几十年柴米油盐的平淡温馨生活,展示了婚丧喜庆、“外交”应酬的人情风俗,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群众生活水平的沧桑巨变。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安乡县,相约与张民权一起去翻开尘封的笔触,寻找时代特有的印记。

图片1.png

张民权和他珍藏了几十年的“宝贝们”。

【20世纪70年代】

一本有着四十八年历史的老账本

我的时代在背后,突然敲响大鼓。——北岛 《岗位》 

1970年的冬天,在洞庭湖西北部一个小县城的街头,已经下放农村两年多、19岁的张民权与全县799位热血青年身穿崭新的绿军装,即将阔别这个自出生以来从未离开过半步的家乡——安乡,踏上开往广西桂林的列车。离别之际,他的学长安乡县安康公社的广播员袁庆怀特意赶来送给他一个笔记本留作纪念。

“这个本子当时至少要2毛钱才能买到。袁庆怀送我这个礼物,表达了他对我的鼓励和期望。”回想起当初的情景,张民权记忆犹新。

图片2.png

那本仅有巴掌大小的笔记本直到现在仍被张民权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当时的那个年代流行送笔记本、钢笔、相册这些物件,送钢笔一般寓意朋友之间多联系、多写信,送书本则希望对方好好学习。这个仅有巴掌大小的笔记本,后来被张民权用作记录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人情账本,在随后四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完好保存,它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而这个时间段恰恰也是中国飞速发展的四十年。

图片3.png

每一本账本的封面,张民权都清晰地标注了记账的时间段。

1978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尽管安乡县是座身居内陆的小城,也渐渐被改革的春风浸润。

1979年10月的一天,正值农民丰收的季节,许久没上过街的张民权决定去逛逛,刚到街头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街道上行人如织,卖各种农副产品的农民散落在街道的各个角落。

“自家菜园种的蔬菜、鸡蛋这些都拿到街上来卖了,工商部门好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以前管得严了,要是以前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之前只是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改革开发”的消息,此时此刻张民权真切地嗅到了改革开放的气息。农村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农副产品渐渐松绑,集贸市场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他站在川流不息的大街上,仿佛听到了时代火车转换轨道的尖利声响。他渐渐陷入沉思:中国这个历经百年激荡的东方国家,重新拾起了追赶的勇气,将以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向更远的明天。

图片4.png

张民权家客厅的大茶几上铺满他这四十多年来记录下的几十本账本。


【20世纪80年代】

一段特殊时期的特殊印记

我和大海一同醒来,拿起工具,春天伴随着我们一同奔腾。——江河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如今张民权家客厅的那张大茶几上已铺满三十几本大大小小的账本。翻开账本,泛黄的纸张上密密麻麻,这里记录了张民权家庭40多年来收入支出变化。这些账本内容虽然零散,但十分珍贵。从下一顿馆子、为朋友点歌,到车费,再到安装电话、买房,事无巨细,因此也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历史细节。

“荔枝、香烟、麦乳精、饼干、现金……”1985年,张民权遭遇人生低谷,在最艰难的时刻,他在本子工工整整地记着来看望他的亲戚、朋友、同学、战友送的心意。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笔账,更是亲戚、朋友们送给他的温暖和关怀,是促使他在困境中重新崛起的精神食粮。

图片5.png

张民权向记者一一展示被他珍藏在保险柜里的粮票。

在1982年张民权的账本上,还有着这样一项记录:贺朋友乔迁之喜(一张50斤粮票)。“这在那个时候算是很贵重了,一张50斤的粮票就相当于5元钱。”张民权回忆,80年代的中国是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有钱不一定能买到东西,有票才是硬道理,各种票证也因此成为了最珍贵的东西。那时候结婚随份子,送几张工业券、几尺布票,都是不薄的随礼。

解放初期,由于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国家决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即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商品。从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开始,中国老百姓进入了漫长的 "票证时代",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糖票、豆制品票、工业券……各式各样的票,成了百姓过日子的基本保障。

图片6.png

账本里工整地记录着各种开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随后,中央在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经济迅猛发展,市场逐步繁荣,商品不断丰富。直到1993年,这段凭票供应的历史“票证年代”宣告终结。

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捉襟见肘,如今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凭票购买”到“扫码支付”,农贸市场、超市、大型商场,各种食物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健康饮食。环顾四周,张民权从回忆中苏醒,恍如隔世,直叹:“这在当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图片7.png

1994年,张民权家安装的第一台电话机的发票。


【20世纪90年代】

一台让百里之遥变成咫尺之隔的电话机

很想很想给你打个电话,问问远方的朋友现在还好吗?——陈方 《电话情思》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初,在中国,电话仍是稀罕物,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拥有。到了80年代后期,电话逐渐进入城市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

1994年,程控电话开始在安乡县兴起,张民权花费近1900元在家里安装了第一台电话。“电话机318元、电话线80元、初装费1500元,加起来一共是1898元。”说到安装第一台电话,张民权记忆深刻,“那可相当于我当时半年的工资,算是那一年我们家最大的一笔开支。”

据他回忆,当时在安乡要是谁家安装一台程控电话那可是件大事,有些人家还会摆酒庆祝。直到现在,安装电话的发票都被张民权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以改革开放40年的视角来俯瞰,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堪称奇迹。

1978年,我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10,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比美国落后75年。1984年2月,邓小平曾经指出:“先把交通、通信搞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随后,通信领域的改革之风吹起,发展通信业的政策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信技术突飞猛进。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以及微信等移动端软件的迅速普及,手机成了每个家庭的必需品,而且人手必备。它也不再仅局限于电话沟通,视频聊天、购物、看电视……功能丰富,它也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习惯。

“这些年,家里的电话机换了十几台,直到今年我才把座机销号。家里每个人都有了手机,随时随地可以打电话、微信聊天、视频通话,座机用途不大了。”这些年,张民权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台小小的电话机是如何从“王谢堂前燕”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伟大变化。

图片8.png

1988年张民权家修建的老房子。


【21世纪00年代 】

一个憧憬了半辈子的新世纪愿望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000年1月1日,全世界人民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敲响了新千年的第一钟。张民权一家也迎来了新千年的第一道曙光,一家人在焰火斓珊下许下了新世纪的第一个愿望。两年后,他们如愿以偿,终于迎来了第一套真正属于他们的房子。

“之前都是单位分配的职工宿舍,有的是办公室改装的,有的只有40平米,一家人住着还是比较拥挤。”张民权细数了一下,从1980年结婚至2002年前前后后他们一家搬了8次家,却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

从1949年建国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住房制度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城镇住房建设由政府和企业直接投资,属国家或集体所有,职工住房实行低租金、高补贴为特征的实物分配制。

1980年,深圳东湖丽苑以补偿贸易的形式进行土地批租,首开先河,建成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国延续40多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宣告停止,同时也宣告住房货币化改革正式大规模启动,随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和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全面上升。

2000年左右,全国城镇商品住宅销售中个人购房比例已达70%以上。2002年,土地招拍挂制度出台,土地正式成为商品进入房地产市场交易。至此,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要素均已备齐。金融系统、房地产商、土地所有者将在之后的十几年里推杯换盏,共享地产资本的兴起带来的盛宴。

也正是在那一年,张民权夫妇拥有了第一套商品房。

图片9.png

2002年,张民权家购买了第一套商品房,一家人曾住在该栋楼的三楼。

“这是20世纪00年代我们家最大的一笔开支。当时房价是575元/平米,还是找人开了‘后门’550元/平米买到的,一共158平米,加装修一共花了13万左右。”当时张民权夫妻都有稳定的工作,多年来也有了一些积蓄,两人合计合计手中的钱,发现买一套房子没问题,于是选好楼盘,抱着现金就去买房了。

装修完,张民权带着妻女搬进了新房子,环顾着宽敞的有独立卫生间、厨房餐厅、卧室的住房,他不禁满意地叹了口气:“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能有机会住这么大的房子!”

图片10.png

张民权一家目前住在敞亮的电梯房里。

后来电梯房兴起,一家人为了生活方便考虑再三,于2010年卖掉之前的房子,由张民权夫妇出资,以女儿的名义用公积金贷款换了现在住的电梯房。

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房子就是家的缩影,有自己的房子就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有一个心灵的栖息之地。房子越来越大,环境越来越好,这对于张民权一家来说,生活又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图片11.png

张民权向记者讲述每一本账本的故事。


【21世纪10年代】

我有一辆车,足以去远方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 《山高路远》

时间的脚步匆匆,翻阅这些年的账本,不经意间到了21世纪10年代。而这期间,张民权家里最大的一笔开支是近12万元。这是在2017年10月,张民权两老为女儿女婿购买了家庭的第一台小汽车。

“如今汽车成为家庭最普遍的代步工具,有条件买一辆提升生活质量也是好的。”张民权不禁感概起来,“以前,从安乡到常德感觉很远,现在开着车去趟长沙也不过3个小时。私家车的普及,使得百里之遥变成咫尺之隔。”

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那时候如果家里能拥有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是令人羡慕的。9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汽车快速驶进寻常百姓家庭,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尤其是近几年,各种款式的家用轿车纷纷登场,价格则大幅下降,汽车个人消费力量已经形成。拥有小汽车,不再是遥远和不可触摸的梦,而成为了大多数家庭代步的一个工具。

“国家的政策不断变化,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这些年老百姓的日子甜不甜,账本里都有数。”看着茶几上的账本,张民权一脸满足。

小家之变折射国家之变,这三十多本或泛黄或崭新的笔记本,记录的虽然是家庭收支的点点滴滴,但在见证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变迁的同时,也真实地反映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底越来越殷实,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印记。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一些力量促使我们奋力前行。接力棒到了2018年,接下来的故事又将怎样书写呢?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常德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辛勤的汗水、默默的耕耘,让常德城在时间的洪流中破茧成蝶。常德融媒将立足于全媒体报道优势,以多种形式,为您讲述40年岁月流转中我市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回眸风云40年的变迁。

微信图片_20181015174454.jpg

记者:肖志芳 文/图/视频 视频剪辑:殷沁汝 编辑:伍银

来源:常德融媒

二审:王瑜 三审:刘雅玲


想看更多精彩新闻

扫码下载常德融媒APP ▼

app二维码.jpg

展示.gif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