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的“海绵”之旅 —— 常德“海绵城市”建设与水环境修复的故事
2019-06-05 08:54
人水和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了守护洞庭湖的一湖碧水,为了建设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常德正在奋力谱写新的时代答卷!

□常德融媒记者 肖慧 曾玲 丁时慧

image.png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办公楼的绿色屋顶。刘颂 摄

5月26日清晨,初夏的一场雨不期而至。一开始悄无声息,不一会儿功夫,就浸湿了街边的绿植、宽敞的道路,整座城市变得湿润而凉爽。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顶楼上,佛甲草长得正盛,饱满的线形叶子连片生长,像是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草毯。轻轻拨开草面,只见佛甲草种植在一个个长方形的一体化草盘中,容器高8公分,植物下面依次是基质土、过滤的无纺布、用来吸水和过滤雨水的陶粒层和2公分的储水层。下着雨,屋顶上基本没有水渍,似乎都被这些佛甲草“喝掉”了。

如果对常德主城区进行航拍,这种青绿色的屋顶会不时闯入你的眼帘。“半空中的绿地”不仅仅带来视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让雨水在半空中就被“留”住不少。我们关注一滴水在常德的“海绵”之旅,自然就从它开始。

上午9时许,雨渐渐停了。润景园小区2期的院落里,老人、孩子在悠闲地散步。这是一个典型的海绵型院落,树木和草地交相呼应,水塘里的水草和美人蕉茂盛生长,水质清澈见底。它叫“生物滞留池”,雨水径流进入管网前,能通过景观区中的土壤和植被去除重金属、油污等污染物。而屋顶雨水经落水管收集后,汇流至小区的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海绵”设施,也将再次经土壤、植被等吸收与净化。“每一处设施附近都设置了标识牌,详细介绍相关原理,经常有居民停下脚步研究研究。很多人当初买房,就是冲着海绵型院落来的。”小区客户服务部主管李英笑着说。

常德像这样新建或改造的海绵型院落目前有167个,占建成区面积达11.55平方公里。一个院落就是一个“海绵体”,每一个小区的水,通过这样滞渗、蓄留、净化的慢排,市政管网的压力减轻不少。

我们跟随雨水的脚步来到船码头机埠,红色景观栅栏围着两座小型建筑,大片芦苇迎风摇摆。与其说是机埠,不如说更像公园。雨水从管网直接流入隐藏在大型停车场和景观绿地下的调蓄池,先经过1级沉淀池沉淀,再依次溢流到2级沉淀池和调蓄池。待调蓄池储水到达一定容量,雨水泵房向生态滤池输送经过初步沉淀后的雨水,再经过长满芦苇的生态滤池处理达标后直排进入穿紫河。非雨水泵房将污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厂,二期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后排入沅江,最终汇入洞庭湖。

在常德,从天而降的一滴水达屋顶至院落,流向道路、管网、机埠,最终进入自然水系,整趟旅程被一个又一个“海绵体”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对改善水生态、水环境的作用不言而喻。

2015年3月,常德顺势而为,申报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湖南唯一。过去的4年,“海绵”成为水城常德的一个重要标签,常德人在一步一步地探索中收获了“这滴水”带来的感动。

海绵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目标就是“大雨不内涝,水体无黑臭”。近两年,在长江中下游普降暴雨的情况下,常德中心城区再没有出现过严重内涝、积水,“城市看海”一去不复返。而提到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穿紫河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

6月1日,恰逢周末,穿紫河岸边人流如织。坡堤上蔓绿如茵,水中,几平方米至几十平方米面积大小不等的生态浮岛就像一块块绿色的草毯铺设。它们或独处,或联排,或三五成群;岛上的绿植开着五颜六色的花,和岸边的亲水植物、草本植物相映成趣。入夜,水上观光巴士一路穿行在桨声灯影里,观音乐喷泉、听本土戏剧、看“仙女翩翩”、赏异国风情……无论是本地市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无不沉醉在这一处秀美的碧水里。

穿紫河是一条流淌近千年的城市古运河,被誉为常德城里的“金腰带”。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穿紫河一度成为封闭的臭水沟。“以前住在河边窗户都不敢开,现在天天到河边散步游玩。”土生土长的市民陈炎在穿紫河畔住了20多年,他亲身体验着这里的变化。

作为一座水城,临水而不能亲水是一种难言的尴尬。从2002年起,常德开始对城市黑臭水体进行治理。穿紫河首当其冲,随着清淤工程启动,清除底泥污染,恢复河道断面,对沿岸110个雨水口进行截流、封堵,疏通河道、增加调蓄容积,修建了1100多公里的地下管网,穿紫河不仅恢复了自洁功能,还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与无数“小海绵”连通,消纳着城区的超量雨水。

近年来,海绵试点区内老城区10多处黑臭水体得到整治。穿紫河水质由原来的劣V类提升到了III类,白马湖改造成了中央公园,新河南端也形成了约3公里景观带,还有滨湖公园、长港水系、竹根潭水系等黑臭水体通过整治,焕然一新。这些过去的“黑臭丑、脏乱差”变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观光休闲景点,常德人因水而生的幸福感节节攀升。

做好“清水”文章后,常德又实施江河湖连通生态修复,将城市水系连通,并引沅江水进入江北城区水系补水,真正让水“活”起来。

水活了,城市也活了。

一座德国风情镇被“搬到”穿紫河畔,常德河街重现沈从文笔墨里“黄金码头”的热闹,一连串沿河生态人文景观、一系列亲水休闲游乐项目,吸引着众多游人慕名而来。2017年,仅常德河街一年的旅游人数就高达千万人次,仅游船收入一项就近千万元。

如今的常德,中心城区中建生态智慧城等新建项目的海绵工程由业主全额投资高标准建成;津市、澧县等澧水流域县城的海绵城市建设亦在向规定目标奋进;“海绵”催生了一批新型技术和材料企业,带动了海绵产品的研发应用和一批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常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洞庭湖西滨的水城常德,从一滴水开始,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有力举措,依照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生态修复与水环境保护的规划要求,让境域内沅澧两水水系坚守“一江清水入洞庭”的生态目标,持续释放绿色效益。人水和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了守护洞庭湖的一湖碧水,为了建设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常德正在奋力谱写新的时代答卷! 


感恩“这滴水”

□肖慧

常德是一座典型的南方丰水城市,枕长江、倚洞庭,沅、澧两大水系穿流而过,拥有柳叶湖、穿紫河、护城河等众多河湖,水系非常发达。

曾经,常德人对水的感情有些复杂。爱她的温润、包容,又惧怕她的泛滥、肆虐;想亲近她,却又不得不远离她……治水,是常德百姓迫切的现实需求,更被上升到了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

如果说常德海绵城市的3年试点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就不得不提此前十余年常德上下对治水的艰苦积累与铺垫。在摸索中前进的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城市与百姓都经历了这样的阵痛。所幸,谁都没有放弃!

一滴水单薄,却能够汇成海洋。

“这滴水”,从源头削减到末端调蓄,在城市“海绵体”的作用下变得温顺、洁净。入沅澧,汇洞庭,这一路的流淌奔腾,是常德守护一湖碧水的担当与作为。

“这滴水”,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文化“五位一体”统筹推进,遵循自然法则,提升幸福指数,对老百姓来说弥足珍贵。

“这滴水”,更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不仅唤醒更多“沉睡的风景”,带来一种能够造福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还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与价值提升。

感恩“这滴水”

【直播】首期聚焦常德城市水环境治理

点击进入▼

image.png

【专题】一湖碧水看洞庭

点击进入▼

image.png

编辑:肖芳影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