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油菜新品种转化成生产力”── 访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
2019-03-01 08:25
谈到今年的工作,沈昌健说,会一如既往地将油菜新品种转化成生产力;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他准备代表乡村发声,把“支持基层科研和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带到北京去。


编者按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5位住常全国人大代表将赴京参会。在出发前,本报记者对住常全国人大代表进行了前期采访,深入了解他们一年来的履职经历。本报已经特派记者前往北京,连线全国“两会”。今日起,“连线全国两会”栏目在《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尚一网同步推送,敬请关注!


【视频】“把油菜新品种转化成生产力”── 访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视频时长:7分01秒 视频来源:尚一网

□常德日报记者 徐睿 文/图

黝黑的皮肤,灿烂的笑脸,一身朴实的装扮,鞋子和裤子上的泥土格外引人注目。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基层科研、科技创新工作是关键,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月26日上午,在临澧县农村实用技术研究所,记者见到沈昌健时,他正在办公室里整理今年全国两会准备提交的建议,主题是他多年来一直关注的“三农”问题。他之所以对“三农”问题如此情有独钟,源于父子两代人对油菜事业的坚持。

1978年7月,沈昌健父亲沈克泉在贵州山里养蜂时,偶然发现路边3株野生油菜还在开花,不仅植株壮硕,分枝还特别多。“如果我的家乡7 月也能开油菜花,我就不用带着蜜蜂赶花期了。”沈克泉如获至宝,待种子成熟后带回家乡。就是这次巧遇,让他们一家人走上油菜品种选育的漫漫科研之路。

1715420_rbtp_1551369427111_b.jpg

沈昌健在基地查看油菜生长情况。

“能帮农民增加收入,做点实事,心里感到很欣慰。”沈昌健和记者聊起了他的油菜经。父子两代人通过多年油菜新品种的选育与生产实践,育出了油菜“贵野A”不育系,并实现了三系配套,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育出了甘蓝型油菜“三用型的白花1号”油菜新品种,经过专家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16年10月11日,他选育出的16XM864油菜新品种43.8克搭载神舟11号飞船,太空“遨游”33天,再播种田间。“现在太空油菜种植面积已达20亩,油菜长势好,抗性强和品质优。”说起太空种子,沈昌健十分兴奋。

为了充分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赴京前,沈昌健拿出研究油菜的劲头,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征求意见,收集社情民意。下午记者跟随沈昌健来到临澧县教育局退休老师刘邦贵老人家,刘邦贵拿出调研报告《关于清除科技创新障碍的改革实现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与沈昌健交流,沈昌健提出修改建议,希望有高质量的建议带到“两会”去。

“去基地看下油菜清杂情况。” 沈昌健来到临澧县四新岗镇白云村油菜基地,换上雨靴,走进田间,边拔出油菜杂株,边叮嘱农工注意事项:“我要去北京开会了,一定要做好田间记录。杂株不要丢在田间,带回实验室,分类整理,记录其特性。”

谈到今年的工作,沈昌健说,会一如既往地将油菜新品种转化成生产力;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他准备代表乡村发声,把“支持基层科研和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带到北京去。他在建议中提到,国家要制定和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扶持人们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科研事业。

“愿我的科研成果帮助更多农民致富”。“两会”召开之际,正是油菜盛花期,也是选育品种的关键期。临走前,沈昌健拿出了一本临澧县2018年—2019年油菜科研数据录入登记簿,他介绍说,准备把这本子带到北京去,白天开会,晚上通过电话连线基地,对照记录本远程指导。

编辑:祝嘉锶

来源:常德日报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

应用市场搜索“常德融媒”即可下载

微信图片_20190125114113.png

2.gif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