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 在保护与创新之间坚守
常德晚报 2018-07-12 09:49
常德已有9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6月28日,市非遗中心从省里领回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证书,3个大红本本上分别写着李金楚、杜美霜、王与佑的名字。他们正式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常德已有9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都是用一生专注一件事的人,有的更是世袭传承,不仅要能吃苦耐劳,更要具备一定的天赋悟性。非遗传承不单是对老一辈艺人的复刻,更饱含对过往的尊重,对传统的敬畏。

★李金楚

李金楚.jpg

鼓盆歌的项目传承人,1947年出生的他,15岁时就已在湘鄂一带“跑红”,2014年5月被评为鼓盆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多次参加省、市、县各级文艺汇演并获奖。

★杜美霜

杜美霜.jpg

花鼓戏的项目传承人,1965年出生的她,现继承的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达50多个。1994年,她参演的花鼓戏《山里哥哥山里妹》获全国映山红戏剧节一等奖。

★王与佑

荆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与佑教唱(合乐)《四郎探母》、《挑袍》。(龚朝阳摄).jpg

荆河戏的项目传承人,1952年出生的他自小即在剧团生活,耳濡目染,曾多次获得市音乐设计奖,并担任《荆河戏音乐集萃》编辑委员会编委,培养出了张蓉蓉、王四龙、谭莉丽等一大批唱功优秀的演员。

常德晚报: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要达到哪些条件?

杜美霜:首先,要评上县级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县里的通过后,就是申报市级的,得到市级的证书后再上评省级传承人;省级的通过后,就可申报国家级。一个非遗项目最多只能允许有两位国家级传承人。当然,良好的个人道德品格也是必备的,有对传统艺术的忠贞和坚守。

王与佑:要出作品,获得一些奖项,虽然得奖不是目的,但也是获得认同的一种体现形式,要有省级的奖、国家级的奖,在电视上要有作品呈现。当然,一级级的申报,这个是必要的步骤。

常德晚报:这些年,您的传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遇到过哪些困难?

李金楚:第一,就是把鼓盆歌的唱本进行了改革,把哑唱、嵌三、嵌四、不等序的句子变成了说唱,由原来坐唱变成了站唱和活动式的表演唱,能手舞足蹈、形式多样化等。第二,打鼓以前都只是在灵堂里,现在搬到茶馆等正式场合,不再专属于红白喜事。第三,培养了大批的徒弟,其中有7位是省曲艺家协会的会员。第四,把鼓盆歌传统节目整理成了书本《金书楷求官记》《仁宗认母》《五女戏唐》《天开榜》《双合银》等,共20多万字。

困难肯定是有的,我们的创作、我们的表演,要让老百姓能接受,拿到项目经费就要落地办事,有不良的行为和风气要及时纠正,要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和政府支持等。现在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分管这块的公职人员不太懂行,不会搞创作也就不知道如何组织活动和发展这项艺术。得不到上面的支持,班子组织活动也就比较困难。还有一点就是市里的活动,更倾向10分钟左右的小节目、小品、小段子,到北京、天津都只有小节目的展演,没有传统大书的表演,在创作和表演上,都忽视了这一点,希望以后能有所突破和提高。

杜美霜:花鼓戏有五大调:正宫调、潼关调、阴调、悦调、七字调。地方小调还有地花鼓小调和打锣腔。地方小调用得很少,经常用在丝弦小调里,丝弦有100多个调,容易穿插。所以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些容易搞混。

王与佑:我爷爷、爸爸都是荆河戏班子里的,我出生在剧团,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荆河戏世家,从小就喜欢荆河戏,长期从事这项艺术工作,有几十年的实际经验。

面临的困难:一个是必须要有徒弟,“有师无徒”是不行的,徒弟必须热爱这门艺术。一个是学以致用的问题,现在创造了一些实践机会,但不算多。还有就是压力大,有一种危机感。因为,我只是音乐方面的代表,而荆河戏是一个综合型的剧种,各角色都有各自的位置,一个人处理不了那么全面,音乐方面自己没问题,但是演戏方面,严重缺少接班人,很多表演都面临失传。这个涵盖面实在太广,不比有些戏种一个人就可以挑大梁,荆河戏是一个团队的事业,需要更多有天赋、有意愿的弟子进来。我从省级到国家级用了7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现有的荆河戏老艺人都集中起来,搜集仅存的音乐资料,整理一部《荆河戏荟萃》,这个我一人之力也难办成,需要大家合力而成,为后人做一些有意义的实事。

常德晚报:关于非遗“原汁原味”的保留与加入现代元素的创新之间的争议,您怎么看?

杜美霜:要坚定信心,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不能弯曲,不能丢,虽然现在都在提倡改革创新,但是精髓和特色我们要原封不动地传承下来。比如我们的“金线吊葫芦”唱法,一开始唱本嗓子,后面的尾调就从低八度上翻到高八度,打几个翻转,也正因为后面的那个上翻尾调有独特的韵味,深得人心。后来,有人就进行创新,把后面的尾巴剪掉了,换成了本嗓子的平调,文似看山不喜平,戏曲就更加不喜平了,所以一下子失去了传统的特色,没了原味。到乡里演出的时候,很多老百姓就说这不是花鼓戏了,就是普通的歌舞。所以,现在作为国家级花鼓戏非遗项目传承人,就更有这份责任维护传统,不能让老祖宗的根断了。

李金楚:我们要把传承与保护既要分开来看,又要合二为一。说到重点还是在于保护,保护这一种艺术形式,需要不遗余力地保护这块艺术土壤,从对民间艺人的教育、孝悌文化的传承入手。有些艺人有了一点荣誉后就不愿意规规矩矩学了,所以在培养和教育方面,除了技术上要过硬,还要着重于思想品格的培养。要学习传统老艺人的精神品格,没有传统的精神、艺人的风格,就没有了生命力,就打不好这个鼓。通过几十年的演出,我们把能改革的都做了创新,现在还用到了乐器伴奏、男女合鼓。可如果再过度去创新的话就脱离了传统,专家们也会有看法。现在把能创新的都创新了,主要就看个人在演出水平上的提高了。

王与佑:传统的荆河戏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练起,有一套程序,范围很广,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吹拉弹唱坐打都要学,这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漫长到要用一生,毕竟有几百年的历史沉淀,很多东西都规范化、传统化了。以荆河戏为基调进行创新是必然的,现在搞传统的越来越少,传统的很多也跟不上形势,经济效益也比较差,所以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老百姓的需要,做一些创新和改进,但是最基本的特色要素是不能去掉的。我觉得荆河戏的特色,主要在于音乐,因为演出的戏曲大致相同,所以要在音乐上推陈出新。

想看更多精彩新闻

扫码下载常德融媒APP ▼

常德融媒.jpg


文:常德晚报实习生 熊芳 记者郑彦 

编辑:唐文洁

来源:常德晚报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