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迩阁图书馆一号作品面世 高金平《螺庵诗集校注》出版
2018-09-29 16:52
螺庵诗人民国初年主要活动在以常德为中心的湘西北各地,最后定居常德城内贺八巷。他的许多反映时事的诗作,填补了此期常德地方历史文化记载的空白。

□作者:于沅

9月28日,石门逸迩阁书院揭牌、逸迩阁图书馆开业的同时,创办人高金平先生《螺庵诗集校注》一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blob.png

《螺庵诗集》原作者罗世彝(1878—1931),原名罗骞。广东梅县人。民国初年曾任黔阳县知事。20世纪初20-30年代在常德与慈利名士吴恭亨(1857—1937)、武陵名士余嘉锡(1883—1955)为诗友。其《螺庵诗集》共十四卷,附外集一卷,装二册,1928年印行。封三署“长沙长治路鸿飞印刷所代印,常德高山街寸阴金代售”。作者《自跋》称:“甲子(1924)重寓常德,中四遘战祸,仅仅得不毁。”该集存诗953首。又称:“予辑所为诗,断自癸丑(1913)。”《自跋》作于戊辰(1928)重九。也就是说,此集是作者从1913年到1928年共16年所存诗歌的选集。

blob.png

此间作者主要活动在以常德为中心的湘西北各地,最后定居常德城内贺八巷。他的许多反映时事的诗作,填补了此期常德地方历史文化记载的空白。从罗世彝的诗集中可见,1925年至1927年连续三年,以吴恭亨、余嘉锡等人为首的武陵南社诗人,每年九月九日都在德山举行诗会。作者在常德时是每次必到,不在常德时则梦绕情牵。1925年参加诗会后不久,他去了上海。直到1927年3月因病离职,才回到朝思暮想的常德。诗集中许多作品反映了20世纪初常德地方的民情风俗、社会事件,尤其是对佛教圣地德山的描绘,成为民国早期德山情况的实录,填补了此期文献记载的空白。

例如1927年12月23日冬至节这天,罗世彝和朋友们一道游览了德山风景区,写下了五言长诗《至日德山李祠观礼归过乾明寺》,这是我们能够见到的这一时期记述德山地区整个游览过程最详细的作品。这一天,大家应邀到德山李家祠堂参加宗族祭祀观礼活动,归途他们经过了乾明寺。整个过程,有舟有步,有山有水,有动有静,展示了一幅德山优美的风光图,流露出惜景忧世的复杂感情。尤其是这种民间冬至节的祭拜活动,名目很多,主要有祭祖、拜父母、拜师等,一般在家族祠堂举行,通常是本族人全体参加。诗作记载德山李家祠堂的这种年终祭祀典礼,并邀请城中族外朋友们参加,是珍贵的民俗文化活动资料。

高金平先生对《螺庵诗集》进行了精心整理点校,然后加注,对全书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地名、语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写出简明扼要的注释,为现在的读者扫清了阅读障碍。本书是贯彻落实其所创办的逸迩阁图书馆“藏书、读书、品书、著书”之宗旨的首部实际成果。

 

编辑:董俊

来源:常德融媒


进入【答题攻略专题】每天20题助你闯关成功!

攻略11.png

点击下图进入全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挑战赛 ▼

微信图片_20180903145915.jpg

点击地址也可进入 ▼

 http://gameapi.zixiaokj.com/

想看更多精彩新闻

扫码下载常德融媒APP ▼

1.jpg

2.gif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