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走进常德 周德睿接受采访团专访
2019-11-14 21:32
来自30余家中央、省级网络媒体的45名记者在常德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采访,探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之道。

常德融媒讯(记者  刘凌/文 裴维维/图)11月13日上午,“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采访团走进常德,来自30余家中央、省级网络媒体的45名记者在常德开展了为期两天的采访,探究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之道。

【视频】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接受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专访▼

(视频时长:1分50秒 视频来源:华声在线    


1_副本.jpg

2_副本.jpg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德睿接受了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专访。

3_副本.jpg专访现场。

在谈及常德市委、市政府是如何处理“产业立市”和“生态立市”关系时,周德睿表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常德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二是推动经济转型,我们推动传统产业项目“老树开新枝、老树发新芽”,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坚决大胆地“做减法”。对高附加值、高科技以及精加工和深加工的项目,我们大胆地“做加法”,大力引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突出环境整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回应百姓期盼。

在谈到常德市是如何抓好水环境特别是洞庭湖水环境整治时,周德睿说,“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常德市委市政府毫不含糊,坚定不移地执行。一是高度重视,常德是一座依水而建、依水而兴的城市,治理好水环境,既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常德的市情和民情决定的。二是强化责任制落实,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用河长制、湖长制压实责任,不让工作悬空。三是强化源头治理,水环境问题,体现在水上,根子在岸上,常德市委、市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选商、择商,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坚决不接受。四是强化问题整改,对标对表,检视问题,对中央和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一个个抓落实,一个个去攻坚克难,在攻坚克难中提升管理水平,解决存在的问题,把整个水环境治理好,拿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五是突出专项整治,清淤、活水、截污、退养、生态修复。常德是国际湿地城市,是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这些荣誉是肯定,也是努力的方向。

 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周德睿告诉记者们,常德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在制度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制度设置上先行先试,《常德市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是我市在全省市州率先出台的首个有关生活垃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度执行上强化责任,建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强调领导以上率下。在制度推进上利剑出鞘,强力推进。在制度的维护上严肃纪律。

当记者问到常德市吹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集结号”的底气时,周德睿表示,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追求;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干法。底气来自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落实总书记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指南针”。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关键就是忠诚地执行好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理念。底气来自于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现在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对环保工作的要求,应该说是重视空前、措施空前、力度空前,也是效果空前。底气来自于常德有良好的基础,常德市在省一级层面的35个指标,目前已经达标的有30个。底气来自于决心、态度和攻坚克难的能力,近年来,常德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强力推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强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各项工作成绩有目共睹。底气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认可,常德获得中国美丽山水城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水环境治理经验得到央视《新闻联播》深度报道,禁投退养经验被《人民日报》宣传推介。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胡丘陵,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罗先东参加。


【新闻专题】点击进入▼

c3904deb133019c9771195e13b0a@2x.jpg

点击下图或扫码下载常德融媒APP ▼

image.png

实习编辑:粟钰 编辑:郑乔尹

二审:黎自来 三审:刘雅玲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