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碧草青青 —— 探访西湖管理区牧业小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2019-07-05 11:44
向往中的生活,在这里变成现实。

□常德融媒记者 肖慧 刘凌 文/图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地处洞庭之西,沅澧两水尾闾。

这片70.26平方公里的滨湖平原,田畴成方,沟渠成网,阡陌交通,林带纵横,大小湖泊如明镜般镶嵌其间。

初夏时节,走进西湖,白鹭花海相映成趣,尽显生机;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牛羊在河堤边觅食,连片的苜蓿铺就了厚厚的草毯;精巧的民居错落有致,还有那成片成林的梨树、桃树、生态蔬菜……向往中的生活,在这里变成现实。

紫色的苜蓿花成为西湖一景。.jpg

紫色的苜蓿花成为西湖一景。 

特殊的历史沿革,让西湖打上了以农为主的烙印,这片土地从贫瘠到肥沃,历经了几十年的奋斗。2014年,看准了西湖在洞庭湖区特有的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机械化操作程度高,西湖人魏仲珊在西湖开始奶牛原种场的建设,立志做一杯湖南人自己的鲜奶,为西湖打造牧业小镇埋下精彩的伏笔。

搞规模化畜禽养殖,首先要破解环境污染难题。项目投产后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是粪便和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的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德人牧业奶牛养殖场从一开始投建,就立下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志向。养殖场的粪污采用清粪方式收集牛粪,鲜粪、尿液以及养殖场冲洗污水一起进入沼气工程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经三级沉淀后作为液态肥浇灌项目区的种植基地,产生的沼气用于公司作为清洁能源使用,沼渣进一步加工成有机肥,施用到项目区种植区,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增加农产品产量,保证农产品品质。另一部分牛粪经发酵处理后与种植基地秸秆混合加工成食用菌基质,供食用菌种植合作社作为基料使用。项目区的饲草、秸秆等加工成青贮饲料,作为养殖场饲料。项目区周边有两条河流以及大西湖,在水域周边建设生物拦截沟,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这样各个环节首尾相连,互助互辅,形成经济高效、生态环保的区域生态循环农业。

记者在德人草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见证了堆积如山的油菜秸秆,随着机器轰鸣,很快化为一堆碎屑。这个生产车间对稻草、玉米等各种农作物秸秆都是来者不拒。大量地消纳当地农作物秸秆,不仅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对村容的影响,也解决了焚烧秸秆对村庄空气的污染。去年,西湖管理区综合利用秸秆4万余吨,秸秆综合利用率高达80%以上,真正实现了“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的目标。

近年来,德人牧业的“好牛产好奶,好奶需好草,好草需好肥”成为湖南独具优势的奶牛产业链。在牧业小镇广泛推广种植的紫花苜蓿草,被奉为“牧草之王”,干草粗蛋白含量22%,可消化养分70%以上。苜蓿草不仅可以用作畜牧饲料,鲜嫩的苜蓿芽还能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政策的激励和银行的输血,让美丽的紫花苜蓿迅速成为生态产业链上的一颗明珠。周边农户进行牧草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500亩迅速扩展到2018年的8000余亩。西湖人陈铁斌原来在宁乡为奶牛场种植玉米,得知家乡有了牧业小镇的规划,马上回乡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如今他已经流转了1980余亩土地,种了苜蓿和玉米,每年收入可观。“苜蓿赶上年成好一年可以收割10次,一年一亩的纯收入接近500元。”

一株神奇的牧草,催生了乡村游、休闲农业等美丽产业。如今,西湖牧业已形成“种养加销游创”六位一体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打造出了一条从田园到餐桌到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全生态特色产业链,牧业小镇被授予湖南省第一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2018年小镇奶牛存栏达1500头以上,年产鲜奶近万吨;发展牧草种植面积3万亩,年生产牧草20万吨,配套建成万吨有机肥加工车间和20万吨牧草加工车间,形成了4万吨乳制品生产加工能力,实现牧业综合产值1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68.8%,年产值增长率10.6%。牧业全产业链税收突破2000万元,带动本地区及其他地区相关产业税收突破5000万元。休闲农业总收入突破8000万元,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5%,年产值增长率60%。未来三年到五年,西湖将通过各种融资方式继续投资28个多亿促进牧业产业的发展壮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绿色产业成为西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如今,一幅缤纷的画卷正在慢慢舒展,纵使你不是西湖人,也会不禁在心里为其美好的将来喝一声彩。

相关链接:在常德,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追求。

2017年12月,洞庭湖区培育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澧县成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开展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全县流转耕地49万亩,发展农民合作社533家,打造稻米、油菜、葡萄、茶叶、蔬菜、橘柚、虾蟹等县域农业品牌集群。打造了一批科技创新园、产业示范园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3家,年加工产值163亿元。

属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圈层的安乡,创新探索了“水稻+水产”“荷田+水产”“水生+水生蔬菜”等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积极引导畜禽养殖退出、珍珠退养,推进沼气工程、有机肥堆沤等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3%。

汉寿县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达8.95万亩,建成出境蔬菜备案基地1.06万亩。蔬菜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全县形成了“一圈两园三带”即环西洞庭水生蔬菜产业圈,围堤湖蔬菜主题公园、思雅园高科技展示园,加工型蔬菜产业带、有机特色蔬菜产业带、外销出口型蔬菜产业带的产业发展大格局。

点击图片

进入专题页面

QQ20190607-091146.png

点击下图或扫码下载常德融媒APP ▼

image.png

编辑:罗希

    


广告